当前位置:首页>E周行情

第517期E周情报

alex 发表于2025/8/30 17:26:16 东风汽车华达科技福州六和长华长源

图源:中国新闻网

东风汽车一体化压铸产业化项目联合厂房竣工验收

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湖北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东风汽车一体化压铸产业化项目联合厂房竣工验收,标志着全球最大吨位一体化压铸工厂进入投产倒计时。此次竣工的联合厂房占地面积达47000平方米,是整个产业化项目的核心生产载体。项目建成后,东风汽车将拥有全球吨位最大的16000吨及10000吨一体化压铸双产线,预计年产轻量化部件20万件。

图源:中国新闻网

华达科技获得3亿元铝压铸项目定点

8月25日,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达科技”)发布公告,公司近期获得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和新能源电池企业项目定点,将为客户提供各型汽车零部件产品。新增项目定点包括车身零部件项目、电池箱托盘等项目以及铝压铸项目。

其中,铝压铸项目定点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华汽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获得7家客户的8个项目定点,涵盖新能源汽车电池托架、支架、减震塔等铝压铸产品的开发、设计与批量生产任务。根据客户规划,上述定点项目预计生命周期为3 - 6年,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预计为人民币3亿元,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

长华长源三期铝压铸件项目投产

据武汉当地媒体蔡甸区融媒体中心报道,近日,长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华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武汉长华长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简称“长华长源”)建设的三期“轻量化铸铝件及配套产业项目”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

据悉,该项目位于武汉市蔡甸经济开发区,新建了现代化厂房及配套设施,涵盖铝合金压铸件生产线、热处理生产线、机加工生产线,并配套建设了自动化装备制造车间。

此次三期项目不仅是产能的扩张,更是智能制造水平的全面提升。新工厂引入了4000吨级铝压铸生产线和CNC加工线,打造了智能化生产车间,助力公司正式步入一体化压铸与深度创新的新阶段。目前,相关铝压铸产品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福州六和金属副车架项目一期投产

据福州日报报道,日前,在东南汽车城华擎地块的福州六和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副车架生产项目现场,一座现代化的标准厂房映入眼帘。目前,该项目一期已建成并投入试生产,二期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钢构、彩板安装,计划于9月完工。据悉,今年,福州六和订单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8%,海外订单量持续上升,企业发展信心倍增。

此次副车架生产项目主要建设生产车间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并购置了自动化低压生产设备、智能化设备、数控综合加工机、专用机、检测实验等先进设备。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已建成副车架和轮边电机壳体低压及加工生产线4条,形成年产5万台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副车架和电机壳体的生产能力,预计新增产值1.5亿元。投产以来,该项目为福建奔驰纯电动大G车型生产轮边电机壳,采用三合一整体一次性成型工艺取代常规多零件组装焊接工艺,目前年订单达3.5万套。

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今年3月,福州六和金属科技公司启动了副车架生产项目的二期厂房建设。二期将新建加工车间2个、压铸车间2个,配备自动化低压和高压生产线、智能化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目标产能聚焦新能源汽车铝合金产品。

燕龙科技完成2亿元B轮融资,扩大热成型与一体化压铸产能布局

8月22日,江苏燕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龙科技”)宣布完成2亿元B轮融资,由恒旭资本及上汽金控领投。此次融资将加速燕龙科技热成型与一体化压铸产能布局。

自2009年成立以来,燕龙科技一直致力于汽车模具及轻量化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已成为行业领先的轻量化车身零部件提供商。燕龙的研发团队拥有数十年模具设计开发经验,涵盖车身外覆盖件模具、热成型模具以及一体化压铸模具。

其中,在一体化压铸方面,顺应“总成化、大型化”浪潮,随着压铸技术从小型零件向大型总成件演进,燕龙科技现配备2台2500吨和3台5000吨的大型冷室压铸机,能够生产尺寸大、形状复杂的铝合金铸件,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身整体结构件等关键部位。

同时,公司已对更大吨位级别(如7000吨级)的压铸零部件(如后地板、电池托盘等)开展前瞻性的工艺研发与产线验证。此外,公司正与核心客户共同研发镁合金等更轻质材料的一体化压铸零部件,助力车企实现更进一步的降本增效与轻量化。

多利科技上半年营收17.3亿元,已布局五条一体化压铸产线

2025年上半年,滁州多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多利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7.34亿元,同比增长13.15%;净利润为 1.57 亿元,同比下降 28.13%。上半年,受下游终端产品销量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3.15%。而由于上半年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同时受公司资产折旧摊销和部分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28.13%。

上半年,多利科技的冲压和一体化压铸零部件业务实现收入 16.24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93.64%。公司表示,现有在手订单充裕,公司的一体化压铸业务与热成型业务已斩获多个客户订单,预计下半年起将逐步进入规模量产时期。目前主要在江苏盐城、安徽六安、江苏常州布局了一体化压铸生产线,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上述区域布局的五条产线已由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

舜富精密上半年铝压铸件产量219.66万件

2025年上半年,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物产中大”)实现营业收入2885.37亿元,同比下降1.92%;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增长29.65%。

在镁矿和镁合金加工方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28亿元,原镁产销量继续位列国内第一梯队。公司收购的安徽舜富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入后,业绩大幅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45.52%;利润总额0.23亿元,同比增长54.22%;铝合金压铸件产量219.66万件,同比增长63.48%。

广东鸿图半年营收42.7亿元

2025年上半年,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东鸿图”)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17.21%。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深耕市场,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产品销售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毛利率下滑以及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同比减少等多重压力,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下降34.08%。

广东鸿图业务涵盖精密轻合金零部件成型制造和汽车内外饰产品制造两大板块。上半年,精密轻合金零部件成型制造板块表现亮眼,其中铸件业务(含压铸板块及鸿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2.22亿元,净利润为8608.07万元,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汽车内外饰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元,净利润为5107.67万元。

公司在铝合金多工艺方面,可实现精密铸造和精加工、自动化树脂砂型铸造、特种压力工艺、低压/差压铸造、热处理、熔模石膏型精密铸造、树脂砂型3D打印、金属3D打印、熔模铸造和旋压等工艺技术。在设备方面,公司已拥有150多台160T至16000T的国内领先压铸设备,以及1700台套各类机械加工设备。

鸿特科技上半年营收9.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广东鸿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鸿特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24亿元,同比增长6.85%;实现净利润为1922.73万元,同比增长1.85%。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增长得益于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开拓新客户与新市场,从而推动销售规模稳步扩大。

上半年,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1.96%,主要是新项目增加投入所致。在铝合金精密压铸业务领域,持续的研发投入助力公司在工艺上不断突破,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未来,公司将努力抓住汽车轻量化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契机,不断实现产品结构优化、产业技术创新和质量效益提升,从而实现公司可持续健康稳健发展。

旭升集团上半年营收20.9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宁波旭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旭升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0.96亿元,同比下降2.47%。其中,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50亿元,同比增长3.89%,在行业竞争压力下展现出稳健恢复态势。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2.01亿元,同比下降24.2%。在外销方面,公司上半年外销收入达9.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46.26%,部分产品出口至北美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在客户拓展与新兴业务布局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结构件产品及专业化服务能力,公司在储能与机器人两大高增长赛道,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旭升集团还在镁合金材料的应用上加快布局,依托多年在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方面的积累,成功导入多个镁合金项目,在汽车中控系统结构件等新产品上实现镁合金材料的应用。

美利信上半年营收18.59亿元

2025年上半年,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利信”)实现营业收入18.59亿元,同比增长12.41%;受毛利率降低及资产减值增加影响,净利润为 -1.05亿元,同比下降468.13%。上半年,面对传统燃油车增速放缓与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市场格局,公司一方面持续巩固传统市场份额,同时重点加大散热(包含液冷散热、可钎焊技术)、储能、半导体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协同;此外,借助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全球市场,持续夯实全球化业务基础。目前公司已构建起通信、汽车、半导体和储能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在铝合金精密压铸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8月26日,美利信审议通过议案,为提升公司整体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在重庆市綦江区投资新设公司,拓展可钎焊压铸技术应用,实施高端铝合金零部件项目。

拓普集团上半年营收129.35亿元

2025年上半年,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拓普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9.35亿元,同比增长5.83%;净利润为12.95亿元,同比下降11.08%。报告期内,主营业务表现良好,其中减震器营业收入20.4亿元,内饰功能件营业收入43.66亿元,底盘系统营业收入37.08亿元,热管理系统营业收入9.8亿元,汽车电子营业收入10.75亿元,电驱系统营业收入765.83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克服经济起伏及行业波动,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及经营绩效。受益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广阔产品线、系统研发能力及创新型商业模式等因素的积极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均取得良好发展。

伊之密压铸机业务半年营收5.56亿元

2025年上半年,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伊之密”)实现营业收入27.46亿元,同比增长15.89%;净利润为3.45亿元,同比增长15.15%。报告期内,受益于“双碳”政策推动下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的加速落地,以及新能源汽车、家电、包装等下游行业的持续回暖,公司经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伊之密坚持压铸机、注塑机、橡胶机三大业务协同发展,上半年各板块均取得积极成果。压铸机业务销售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33.29%,占总营收比重达20.24%;注塑机业务销售收入19.32亿元,同比增长13.09%,占总营收70.34%;橡胶机业务销售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23.85%。此外,伊之密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33亿元,同比增长8%。

万丰奥威上半年营收74.9亿元

2025年上半年,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丰奥威”)实现营业收入74.94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净利润为5.01亿元,同比增长25.74%。报告期内,万丰奥威秉承“双引擎”发展战略,发挥全球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推动者和通用飞机创新制造全球领跑者的优势,上半年实现业绩稳健增长。

上半年,万丰奥威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56亿元,同比减少0.54%,经营情况整体平稳。面对竞争较为激烈的产业环境,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加大以铝合金、镁合金为主导的轻量化金属应用技术研发力度,推进镁合金大型压铸件国产化应用。而公司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同比增长12.09%。

锋龙股份上半年营收2.5亿元

2025年上半年,浙江锋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锋龙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加9.71%;实现净利润为1531.41万元,同比增加2217.66%。

报告期内,公司盈利能力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系下游市场景气度提升、公司部分新项目产品逐步上量带动公司营业收入上涨。其中,园林机械板块收入增长11.63%,汽车零部件板块收入增长12.47%,液压零部件板块收入下降1.25%,其他业务收入增长34.17%。

博俊科技上半年营收25.12亿元2025年上半年,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俊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5.12亿元,同比增长45.77%;净利润为3.52亿元,同比增长51.95%。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全资子公司产能大幅度释

放带来的订单提升。

目前,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和常州市以及重庆市。其中,常州博俊二期生产基地用于扩充白车身业务产能和一体化压铸能力,以积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成都建设的生产基地产品定位高压铸铝、一体化压铸产品,配套西南汽车产业集群;在河北燕郊筹建了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配套京津冀汽车产业集群;公司在广东肇庆建设了广东博俊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配套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

铭利达上半年营收15.26亿元

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铭利达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铭利达”)实现营业收入15.26亿元,同比增长37.95%;净利润为 -3173.54万元,上年同期为 -9708.72万元,同比增长67.31%,亏损同比大幅收窄。铭利达主营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及储能三大核心业务板块,金属制品类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是公司第一大业务。

上半年,随着光伏行业的去库存逐步完成,光伏行业客户需求开始持续恢复性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新客户及新项目的持续增长带动下,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储能行业得益于海外终端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去年下半年行业重点新客户的拓展,业务同比大幅增长。

万里扬上半年营收28.1亿元

2025年上半年,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里扬”)实现营业收入28.12亿元,同比增长2.69%;净利润为2.77亿元,同比增长50.24%。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万里扬表示,一方面,公司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上半年公司减持了 5300万股浙大网新,获得投资收益1.19亿元,相应增加了净利润。

万里扬的主要业务为汽车零部件业务和新型储能业务。其中,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为研发、生产、销售汽车变速器和新能源汽车传/驱动系统产品。上半年,公司汽车变速器及配件实现营收25.2亿元,同比增长5.34%;储能及电力交易业务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96.27%。

立中集团上半年营收144.4亿元

2025年上半年,立中四通轻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立中集团”)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深化全球产业链布局,加强与客户的战略合作,重点推进新兴产业布局,有力推动公司的销售收入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43亿元,同比增长15.41%;净利润为4.01亿元,同比增长4.97%。

万安科技上半年营收21.6亿元

2025年上半年,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安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1.65亿元,同比增长14.91%;实现净利润为8517.83万元,同比下降2.13%。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进一步增强了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在智能驾驶和产品轻量化等前沿技术方面的布局也在持续推进。

北汽极狐T1车型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

8月22日,北汽极狐旗下全新A0级纯电车—极狐T1正式开启预售。同时还发布了“北极星数字智能架构”,全新的北极星架构让极狐T1拥有短前后悬以及四轮四角的布局,并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以及矮电池包,进一步释放车内空间。并搭配八合一电驱系统,有效降低车辆能耗。

创世纪集团(越南)CNC机床生产基地投产

来自台群精机的消息,日前,创世纪集团首个海外制造基地——创世纪越南制造基地(一期)正式投产。这是继湖州、东莞、宜宾、苏州四大国内制造基地之后,创世纪集团建设的第五大生产基地,标志着集团全球化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正式开启国际化制造新篇章。

该基地由创世纪集团全资控股,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计划分三期建设。本次投产的一期项目,建筑面积约为1928.45平方米。待三期全部建设完成后,不仅能充分满足现阶段产能爬坡的需求,还为未来产能扩充预留了充足空间。

创世纪越南制造基地的设立,依托国家“两廊一圈”战略以及中越跨境物流通道的区位优势,立足东南亚市场进行深度布局,聚焦精密CNC机床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本地化技术服务。基地将重点服务越南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电子、汽车、新能源、5G通讯等产业链客户,快速响应海外客户的需求。

2025年上半年,创世纪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净利润为2.33亿元,同比增长47.38%。上半年,受益于AI创新驱动的消费电子换机潮及钛合金中框、折叠屏手机渗透率增加,下游扩产需求持续释放,公司钻攻机市占率领跑行业,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34.07%。越南基地投产加速本土化布局,上半年海外收入1.61亿元,同比激增89.45%,海外毛利率高达35.36%,同比提升10.50个百分点,全球化战略进入收获期。

星源卓镁4.5亿元可转债申请获批

近日,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源卓镁”)可转债申请获深交所审核通过,将在深交所上市。本次募资总额不超过4.5亿元,将投资用于年产300万套汽车用高强度大型镁合金精密成型件项目建设。

1-7月中国出口镁产品25.8万吨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出口各类镁产品约3.65万吨,环比增长2.82%,同比增长6.1%。1-7月,中国共出口各类镁产品约25.81万吨,同比下降4.58%。其中,镁锭共出口约14.37万吨,同比下降7.88%;镁合金共出口约5.57万吨,同比下降0.36%;镁制品累计出口约3889吨,同比增长18.18%。

回页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