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铸造工艺

压铸耐热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郁鑫 等 发表于2022/6/8 11:48:05 耐热镁合金压铸强化机制

摘要:压铸耐热镁合金的发展对促进汽车轻量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压铸镁合金的高温强化机制和塑性变形机制,并结合压铸耐热镁合金的特点探讨了其提升强度及塑性的有效方式。总结了压铸耐热镁合金的研究进展,从合金开发、高温性能、微观组织、失效原因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此外,结合压铸耐热镁合金对铸造性能和高温性能的要求,讨论了其发展前景。

近年来,为了降低汽车能耗和尾气排放量而提出了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汽车轻量化包括汽车结构优化设计、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和先进制造工艺等。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兼具高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减震性能及散热性能等,得到广泛的重视。压铸工艺作为镁合金中应用最广的工艺,相比于挤压、轧制等方式,更适合一体化生产表面精度高、形状复杂的薄壁件;同时相比于重力铸造,压铸工艺生产效率更高,经济效益更好,更适用于汽车用镁合金的批量成形,因此压铸镁合金在汽车轻量化进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典型压铸镁合金有AZ91 (Mg-9Al-1Zn)、AM50 (Mg-5Al-0.3Mn)和AM60 (Mg-6Al-0.3Mn)主要用于汽车壳体、支架、盖子等服役温度低于120 oC的次受力结构件上;压铸耐热镁合金AE44 (Mg-4Al-4RE)等用于服役温度低于175 oC的高温部件中。对于服役温度约200 oC的发动机、传动部件等,目前还是以钢和铝合金为主,尚没有压铸耐热镁合金满足服役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汽车轻量化进程,加快压铸镁合金在发动机缸体、变速箱等高温部件中的应用,需要开发高温性能更好的压铸耐热镁合金以取代目前所用的A380铝合金。

本课题从镁合金的高温强化机制和塑性变形机制着手,探讨压铸镁合金提升高温强度及塑性的有效方式。同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工作,总结压铸耐热镁合金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发展方向,为压铸耐热镁合金的后续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1、压铸耐热镁合金

近年来耐热镁合金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重力铸造镁合金上,以Mg-RE系为主的Mg-Y-Gd-Zn、Mg-Y-Zn-(Zr)、Mg-Gd-Zn-(Zr)等合金热处理后具有很强的弥散强化作用,其高温强度超过了汽车用耐热铝合金。CHEN等研究的砂型铸造WG103合金经过T6峰值时效处理后,其室温和250 oC时的抗拉强度分别为341 MPa和307 MPa,伸长率分别为2.5%和9.6%。JAFARI NODOOSHAN等研究的WG123-T6合金在250 oC时抗拉强度为320 MPa,伸长率为8%。LU等在Mg-Gd-Y-Zr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Zn,经金属型铸造并经T6热处理的WGZ1152镁合金在200 oC时的抗拉强度为345 MPa,300 oC时也能保持在266 MPa。表1为部分Mg-RE系重力铸造镁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同时以商用铝合金A380作对比,可以看出重力铸造Mg-RE系合金高温力学性能优于A380铝合金。

表1:典型重力铸造镁合金的力学性能
注:S为砂型铸造;PM为金属型铸造;D为高压铸造;T6为经过固溶处理后再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F为铸态

相比于重力铸造镁合金,压铸镁合金一方面要求所选取的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铸件;另一方面,在压铸过程中,熔融金属液高速填充、快速冷却,型腔中的气体来不及排出,使压铸件内部存在气孔,高温时气孔内的气体膨胀会使压铸件表面鼓泡,因此无法热处理]。

2、高温强化机制和塑性变形机制

2.1 高温强化机制

镁合金常温强化机制涉及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其中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占主导作用[15]。高温强化机制研究尚不系统,但主流的方式是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对于晶粒细小的压铸镁合金,高温强化的一个主要手段是引入热稳定性良好的第二相钉扎晶界,以此同时实现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作用,同时配合固溶强化以提升合金性能。

压铸镁合金对合金铸造性能有较高的要求,最主流的压铸镁合金以铸造性能良好的Mg-Al系为主。常温下,固溶Al与Mg形成无序固溶体,与位错呈弹性交互作用,阻碍位错运动,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当温度升高时,Al的固溶强化作用基本可以忽略。此外,近年来高性能压铸Mg-RE系的开发使得RE元素的固溶强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者认为,RE元素尤其是Y与Gd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固溶强化作用远优于Al,是Mg-RE合金耐热性能好的一个主要原因。RE元素的固溶强化作用可能涉及到元素的短程有序分布 (SRO)、动态应变时效等,尚需进一步探究。

压铸合金易在高温下产生“鼓泡”,因此无法通过热处理去实现其弥散强化。压铸镁合金中的第二相强化主要是初生相对晶界的钉扎。如Mg-Al系中加入Si、Ca、Sr、RE等元素后,分别形成了热稳定性较高的Mg2Si、Al2Ca、Al4Sr和Al11RE3/ Al2RE相,有效提升了Mg-Al系合金的蠕变性能。此外,压铸镁合金中可以形成LPSO相,KAWAMURA对一系列Mg-RE合金组织及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在晶界处形成LPSO相的压铸合金,其高温组织稳定性和高温力学性能都明显优于含有其他晶界相的合金。BAI等研发的一种Mg-Y-Zn合金,在晶界处形成网状LPSO相,其室温性能远优于AE44镁合金。因此致密的网状LPSO相形成对晶界的钉扎将是新型压铸耐热镁合金高温强化的一个有效机制。

2.2 塑性变形机制

室温下,只有当外应力大于材料的屈服应力时才会引起塑性变形。室温塑性变形机制包含位错滑移、孪生和扭折,其中位错滑移是大部分金属及合金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在密排六方(HCP)结构的金属中,连续塑性变形要求同时开动和位错,其中位错可以是基面位错、棱柱面位错或锥面位错,但位错仅存在于锥面上,因此真正影响HCP金属塑性的因素是位错的运动。在纯镁中,与塑性变形有关的位错的运动包括滑移和交滑移。WU通过计算表明,锥面Ⅱ上的位错相比于锥面Ⅰ上的位错具有更低的能量。在低应力和室温下,锥面Ⅰ上的位错极易交滑移到锥面Ⅱ上,但锥面Ⅱ上的位错不能运动到锥面Ⅰ上,因此室温下位错的滑移主要在锥面Ⅱ上进行。但锥面Ⅱ上的位错处于亚稳态,极易转变成能量更低的不可动位错,因而导致了纯镁室温塑性差。除了位错滑移外,孪生也是镁合金中常见的塑性变形机制。孪生一般发生在低温、高应变速率下,其对塑性变形的贡献小于7%。孪生分为拉伸孪晶和压缩孪晶。此外,扭折也是塑性变形的一种机制,但对塑性变形贡献远小于滑移和孪生,如在含有LPSO相的Mg-Y-Zn合金中尤其常见,它一定程度上协调镁合金的塑性变形。

高温下的塑性变形机制与变形条件有关,拉伸条件下,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与常温时类似,涉及位错滑移、孪生和扭折;蠕变条件下,变形机制以晶界滑移和位错运动为主。Boehlert等对加工态镁合金拉伸条件下的塑性变形机制进行了研究。对于轧制态AZ91合金,在较低温度(约50 oC)时,孪生和位错滑移对塑性变形的贡献相当;随着温度升高到150 oC以上时,孪生的贡献消失,塑性变形以位错滑移为主。位错滑移主要是基面、柱面以及锥面,不同温度下,各类位错对塑性变形的贡献也在发生变化。对于铸态和挤压态Mg-10Gd-3Y-0.5Zr (wt.%)合金,250 oC时,铸态合金的主要滑移系也涉及基面、柱面以及锥面,其中锥面位错占14%,但对于挤压态的合金,不论是挤压方向还是垂直于挤压方向或是45 o方向,主要滑移系基面和柱面,而锥面对塑性变形的贡献小于1%,基本可以忽略。随着温度的升高,挤压态合金中基面和柱面位错对塑性变形的贡献也在发生转化。MO综述了铸造镁合金的蠕变性能,结果表明,镁合金在蠕变过程中的变形机制以晶界滑移、位错攀移和交滑移为主,具体的机制与温度、应力、应变速率等因素有关。当温度和应力都相对较低,如100~175 oC,60 MPa时,压铸Mg-Al合金以晶界滑移蠕变为主;当温度在150 ~250 oC、应力为60 ~120 MPa时,镁合金以位错攀移为主;当外加应力接近于材料的屈服应力时,合金以位错滑移和攀移蠕变为主。

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除了与温度、应力、应变速率等外部因素有关外,还受合金化元素的影响。WU的研究表明,合适的固溶元素也会促进位错的滑移从而提高合金的塑性。0.03%~1 %(摩尔分数)的RE,如Y,可以使位错的交滑移与增殖速率超过其向不可动位错转变的速率,进而降低位错的临界分切应力(CRSS),提高合金塑性。SANDLBES[52]也证明Mg-Y合金的室温塑性达约20%,相比于纯镁的5%,有很大的提升。

综上,温度等外部因素与合金元素等内部因素均会对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塑性变形机制与材料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对材料的塑性变形机制进行研究以开发塑性较好的镁合金。Mg-Y作为塑性较好的Mg合金系,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压铸耐热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压铸耐热镁合金的体系较少,目前主要是Mg-Al系和Mg-RE系,这与压铸对合金铸造性能的要求密切相关。此外,由于不能进行热处理以达到弥散强化,这就要求压铸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形成具有高性能的组织,目前主要是形成热稳定性良好的第二相钉扎晶界,以同时实现合金高温下的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作用。

Mg-Al系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一直是压铸镁合金的首选体系。在Mg-Al合金中添加合金元素,如Si、Sr、Ca、稀土元素RE等可以形成第二相以钉扎晶界,一定程度上提高合金的耐热性,但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商用压铸耐热镁合金AE44 (Mg-4Al-4RE)的服役温度也不高于175 oC。此外,基于Mg-RE系合金也进行了压铸工艺的尝试,但目前尚没有成熟的压铸Mg-RE系合金商用化。

3.1 AZ与AM系镁合金

AZ和AM系是发展最早且到目前为止应用最广的压铸镁合金,其中典型的合金是AZ91、AM50和AM60,这些合金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铸造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离合器壳体、刹车支架等次受力结构件中。

表2是典型AZ和AM系压铸镁合金的室温及高温拉伸性能,表3是AZ91合金的蠕变性能,同时以目前汽车高温用A380铝合金作对比。可以看出,室温和150 oC下,典型压铸镁合金强度远低于A380铝合金。室温下,AZ和AM系镁合金抗拉强度在200 ~250 MPa,150 oC时为130 ~160 MPa;而A380铝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为330 MPa,150 oC时为235 MPa,均明显高于传统压铸镁合金。此外,150 oC和175 oC时A380铝合金的蠕变强度约为AZ91的6~8倍;150 oC,35 MPa~50 MPa时,A380铝合金的蠕变应变比AZ91的低1~2个数量级。AM50和AM60的蠕变性能与AZ91类似。因此传统压铸AZ和AM系列镁合金的高温性能,尤其是蠕变性能差,限制其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120 oC,无法应用在温度较高的汽车零部件中。

表2:AZ91、AM50、AM60镁合金和A380铝合金的力学性能

表3:AZ91镁合金和A380铝合金的蠕变性能

AZ91微观组织由α-Mg晶粒和晶界相组成,晶界相主要由不连续分布的Mg17Al12相和富Al的α-Mg固溶体组成。室温下,晶界Mg17Al12相可以阻碍位错在晶界处的运动,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同时Al可以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当温度升高时,一方面是由于Mg17Al12相热稳定性差(熔点为458 oC,共晶温度为437 oC),极易粗化或软化,失去对晶界的钉扎作用,导致晶界更易迁移和滑移;另一方面,高温下Al的固溶强化作用消失,且随着温度升高,Al在镁基体中的扩散系数增大,促进了高温蠕变的发生。这些因素综合作用降低了AZ系和AM系镁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

基于压铸AZ和AM系镁合金的研究结果,在保证合金具有良好铸造性能的同时,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在Mg-Al合金基础上提高合金高温性能:一是减少或避免低熔点相,如Mg17Al12的形成;二是促进晶界组织的稳定性,如引入热稳定性高的晶界第二相,以对晶界进行钉扎,阻碍晶界迁移或滑移;三是提高基体中的固溶强化或弥散强化,以阻碍位错在基体中的运动。

3.2 AS、AX和AJ系镁合金

Mg-Al系合金中加入Si、Ca、Sr等合金元素,一方面可以抑制Mg17Al12低熔点相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热稳定性较好的第二相钉扎晶界,高温下同时发挥合金的细晶强化及第二相强化效果,从而有效提高合金的高温性能。

表4为相关合金的力学性能,表5为蠕变性能。Mg-Al中加入Si得到的是Mg-Al-Si (AS)系镁合金,典型的合金是AS21 (Mg-2Al-1Si-0.4Mn)和AS41 (Mg-4Al-1Si-0.35Mn)。AS合金由α-Mg晶粒和晶界组成,晶界相除了富Al的α-Mg和Mg17Al12相外,还有Mg2Si相零散分布。由于Al含量较低,Mg17Al12相含量降低,同时Mg2Si相热稳定性高(熔点为1085 oC),高温下不易粗化和软化,对晶界的钉扎作用显著,因而AS系相比于AZ和AM系具有更好的蠕变性能。但当温度高于150 oC,Mg2Si相在一定应力作用下破碎,使得合金蠕变抗力迅速降低。因此AS系合金的使用温度不超过150 oC,一般用于汽车空冷发动机曲轴箱、风扇壳体和发动机支架。

Mg-Al合金中加入Ca和Sr得到的是Mg-Al-Ca (AX)和Mg-Al-Sr (AJ)系镁合金,典型的合金包括AXJ530 (Mg-5Al-3Ca-0.2Sr)、AJ52 (Mg-5Al-2Sr)和MRI230 (Mg-6.5Al-2Ca-1Sn-0.3Sr)等。与AS合金类似,这些合金都是由α-Mg晶粒和晶界相组成,但晶界不含低熔点Mg17Al12相,主要是熔点较高的Al2Ca、Al4Sr等。在150 oC以下,这些合金蠕变性能良好;但温度升高到150 oC时,这些合金中又析出了Mg17Al12相,降低了蠕变抗力,因此这些合金的使用温度一般也在150 oC以下。

表4:典型压铸镁合金AS、AX、AJ和MRI系的力学性能

表5:典型压铸合金AS、AX、AJ和MRI系蠕变性能
*AXJ530的蠕变应变测试条件为150 oC/83 MPa/100h
#MRI153的蠕变应变测试条件为150 oC/50MPa/100h

3.3 AE系镁合金

为了进一步提高压铸耐热镁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同时保留其良好的铸造性能, FOERSTER研发了Mg-Al-RE (AE)合金。相比于之前的压铸耐热镁合金,AE系列具有更高的蠕变抗力,典型的合金是AE42 (Mg-4Al-2RE)。BAKKE等又研发出AE44,目前AE44 (Mg-4Al-4RE)是商用的综合性能最好的压铸耐热镁合金,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托架。

表6为AE44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AE44强度呈现下降趋势,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表7为AE44的蠕变性能,可以看到150 oC和175 oC时的蠕变强度优于A380铝合金。200 oC时AE44蠕变速率受应力影响较大,随着应力从60 MPa增加到70 MPa,蠕变速率提高约一个数量级;当温度升高到250 oC时,即使应力较低,合金的蠕变性能也迅速恶化,因此AE44合金的使用温度一般低于175 oC。

表6:压铸镁合金AE44拉伸性能

表7:压铸镁合金AE44蠕变性能

AE44主要由α-Mg晶粒和晶界相组成,晶界相主要是片层状Al11RE3和少量块状Al2RE相。AE44相比于其他Mg-Al合金,在150 ~ 175 oC的温度区间内具有更好的蠕变性能,目前认为这是归因于该温度区间内Al11RE3和Al2RE相良好的热稳定性。但同时也可以发现,随着温度升高,AE44强度下降很快,200 oC以上蠕变性能也随应力增加而迅速恶化,但目前对性能恶化的解释尚存在争议。

图1:AE44合金微观组织

3.4 Mg-RE系镁合金

上世纪三十年代首次发现稀土元素(Ce)可以提高镁合金的强度,随后在传统压铸Mg-Al系的基础上发展了Mg-Al-RE,但到本世纪初,综合性能最好的AE42合金的服役温度仍低于150 oC。为了能在耐热性能方面有所突破,研究者们开始开发新的体系。但压铸镁合金开发的难点在于要求合金体系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且合金在铸态不经热处理时要获得更好的高温力学性能。

Moreno等在Mg-Al系外开发出了Mg-RE系镁合金,并成功制备MEZ (Mg-2.5RE-0.35Z)等合金。相比于AE42,MEZ在更高温度、更高应力 (175 oC, 80~100 MPa)条件下具有更高的蠕变抗力。随后在对MEZ合金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RE元素(如La, Ce, Nd)由于固溶度不同,对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也不同。Nd元素由于固溶度较大,在蠕变过程中形成了弥散的动态析出相而提升了合金的蠕变性能。基于此,在MEZ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一定的Nd得到了AM-HP2+(Mg-La-Ce-Nd-Zn)合金,该合金在150 ~200 oC具有更优的蠕变性能,但是,这两种合金的塑性和强度较低,因此并未得到应用。

随着AE系合金性能提升瓶颈的出现以及相关基础理论的完善, Mg-RE体系的压铸耐热镁合金再次被研究者们关注。MURAYAMA的研究表明,HCP结构的镁合金比FCC结构的铝合金的抗蠕变潜力更高,但实际发现镁合金的抗蠕变性能普遍要比铝合金差,因此认为Mg-Al系镁合金抗蠕变性能差是由合金中的Al元素导致的。其次,Mg-Al系室温或高温下难以避免的出现Mg17Al12低熔点相也抑制了Mg-Al合金的服役温度。此外,温度升高时Al在Mg中扩散速率快,大大促进了蠕变的发生,压铸Mg-Al合金的发展遇到了瓶颈,难以突破175 oC。

后来,GAVRAS[56]成功制备了一系列Mg-La系镁合金,在Mg-La的基础上分别添加Nd、Y和Gd,结果表明,含Y和Gd更有利于蠕变性能的提升。HUA[4]在Mg-La系的基础上,通过添加Y以提高塑性,Zn以提高铸造性能而得到了ZLaW423 (Mg-4Zn-2.3La-2.7Y)压铸合金,该合金通过晶界相的连通而分散了Mg基体的受力,使合金获得了较高的压缩性能。由于压铸镁合金没有明显的织构,因此认为压缩与拉伸状态下合金的屈服强度没有明显的区别。Bai等成功制备了含网状LPSO相的Mg-Y-Zn合金,相比于AE44,室温下具有更优异的性能,200 oC高温拉伸性能与蠕变性能尚待报道。

表8是典型压铸Mg-RE合金的高温拉伸(ZLaW423为压缩)性能与蠕变性能。可以看出,典型的AM-HP2+合金屈服强度随温度变化小,约为7%,说明了该合金组织稳定性好,同时相比于AE44具有更高的蠕变抗力。Mg-0.48La-1.18Y合金的蠕变性能与AM-HP2+相当,177 oC时的强度更高。ZLaW423合金压缩屈服强度较高,但由于缺少拉伸与蠕变性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才能进行更全面的对比。但典型AM-HP2+合金室温强度及各温度下伸长率相比于AE44明显偏低,因此基于Mg-RE系的研究需要在保持其良好蠕变性能的同时提升其强度及塑性。

表8 :典型Mg-RE压铸镁合金力学性能
*ZLaW423给出的为压缩性能

表9:典型压铸Mg-RE合金蠕变性能

通过对AM-HP2+压铸镁合金微观组织观察可以发现,晶界相主要是离异的Mg12RE相,该相热稳定性高,在高温下能够很好的钉扎晶界,提高晶界的稳定性。同时,RE元素的固溶强化和慢的扩散速率,也有效提升了高温组织稳定性。

3.5 压铸耐热镁合金发展趋势分析

压铸耐热镁合金经历了从Mg-Al系到Mg-RE系的发展。Mg-Al系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室温力学性能,以AZ和AM系为主的合金一直是商用压铸镁合金的首选,因此压铸耐热镁合金的发展也是以Mg-Al系为基础。AZ和AM系列合金室温下的主要强化相Mg17Al12在120 oC以上会粗化软化,因此AZ及AM系列合金的使用温度低于120 oC。基于Mg-Al系压铸耐热镁合金的发展思路是减少或抑制低熔点相Mg17Al12的形成,同时生成其他热稳定性良好的晶界第二相以钉扎晶界。经过大量的研究,Mg-Al系中添加Si、Ca、Sr元素可以抑制Mg17Al12的生成,同时形成热稳定性良好的Mg2Si、Al2Ca、Al4Sr等晶界相钉扎晶界,提升合金的使用温度。但当温度高于150 oC时,这些合金系中再次析出Mg17Al12而恶化其高温力学性能。Mg-Al中添加RE元素使得压铸耐热镁合金的发展取得一定的突破,典型合金AE44中生成热稳定性良好的Al11RE3,一方面消耗Al以抑制Mg17Al12的生成,另一方面Al11RE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得AE44合金的服役温度达到175 oC。当温度高于175 oC时,其拉伸性能和蠕变性能恶化,目前原因尚存在争议。Mg-Al系由于Al的存在而容易生成低熔点相,同时Al在Mg中快的扩散速率加快蠕变的发生,因此压铸耐热镁合金的发展在Mg-RE系内进行了尝试。目前尝试开发的Mg-RE合金均不含低熔点相,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因而蠕变性能有所提升,但强度和塑性等综合性能尚不能与AE44抗衡。

图2为典型压铸镁合金及A380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及蠕变性能,表10为典型压铸耐热镁合金的特点及不足。值得注意的是,Mg-RE系压铸耐热镁合金具有良好的蠕变性能,同时其拉伸性能随温度变化小,同时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因此Mg-RE系压铸耐热镁合金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图2:典型压铸镁合金及A380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蠕变强度

表10:典型压铸耐热镁合金特点及问题

4、结语

Mg-Al系合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今性能最好的AE44使用温度仍不超过175 oC。Mg-Al系压铸耐热镁合金性能提升遇到瓶颈,认为Al是影响其性能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不含Al元素的Mg合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合适的Mg-RE系适于压铸,因而成为新型的压铸镁合金体系。Mg-RE合金不含典型的低熔点相Mg17Al12,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易得到高的蠕变抗力。RE中的Y等元素能够降低位错的激活能,从而有效提升合金室温及高温塑性,解决Mg-RE系合金塑性问题。压铸Mg-RE系三元合金中可以形成性能良好的第二相,如网状LPSO相,一方面该相热稳定性良好,能在高温下稳定的能钉扎晶界;另一方面,LPSO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在晶界形成强韧性良好的骨架结构,实现类似于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从而很大程度提升合金的高温性能。因此在压铸Mg-RE合金的研发过程中,具有良好铸造性能、含网状LPSO相的Mg-Y体系的合金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作者:
郁鑫 白扬 叶兵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国红
山东雅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来自:《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2022年第42卷第2期

评论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   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还可以再输入500
  
回页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