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际压铸展盛况 疫情之下压铸行业及企业发展之路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副秘书长刘鸿超先生专访 2020年7月15日,“第十五届国际压铸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展会受到全球压铸业界的高度关注。作为今年国内首个压铸专业展会,展会如期的举办,是主办单位、参展企业以及合作单位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一次壮举,是全压铸行业抗击疫情的一场胜利。 作为主办方的总负责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下称“全国铸造学会”或“学会”)副秘书长刘鸿超先生,在展会首日做客《压铸周刊》“直播间”,接受面对面采访,介绍了在筹办展会过程遇到的困难以及本届展会的情况。同时,也对疫情之下的压铸行业及企业发展之路,做了深入分析和分享了个人见解。
刘鸿超先生(右)做客“《压铸周刊》直播间” 《压铸周刊》:在疫情之下,“2020国际压铸展”仍如期举办,在筹办展会的过程中,主办方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刘鸿超先生:我经常和我的团队开玩笑说:我们是很荣幸的,因为我们经历了一次百年不遇的疫情。当然,这次疫情,对整个行业、对本届展会产生了比较大的的影响,行业总体处在比较困难的时期。压铸展这个项目,我不习惯叫“展览会”,习惯叫“平台”,是服务行业的一个出口。说到这个项目,首先我有许多感谢,感谢合作伙伴、我的团队、整个行业的鼎力支持,在这么困难的时期,我们仍把这个项目办起来。实际上,这既是行业之福,也是学会今年完成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这非常时期,成功举办本届展会,是非常有意义的。 《压铸周刊》:请您介绍一下2020国际压铸展的一些情况。与往届展会相比,它有哪些不同和创新? 刘鸿超先生:这个项目从起步发展至今,走在一条不断变革和创新的道路上。今年,大家都在谈论疫情。我个人想法是,疫情对于我们的改革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进作用。这种推进,主要体现在我们这种传统项目,怎样能够更好地与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结合起来,用到更多更现代化的手段,更好地把平台和线下实体联系起来,更好地服务行业,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筹办展会过程中,受疫情的影响,我们举办了很多线上的活动,利用我们的平台,包括“智播客”、“智广角”的平台,以及一些其他的网络平台。基于展会带来的价值,我们更多地把它们分享给行业和企业。 我们精心筹备和策划的这次展会,是一次价值的延伸。通过我们现在的科技手段,让我们能够让它更好地去传播到行业、传播到企业,让有需要的人去了解、去学习、去交流。我们知道,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整个压铸行业都非常困难。
2020国际压铸展盛况 《压铸周刊》:请您从学会的层面,讲述一下看到目前压铸行业的总体形势是怎么样? 刘鸿超先生:今年的疫情不单单对压铸行业,也对任何一个实体制造行业,以及服务行业,都造成了冲击。只是说不同行业受到的冲击、受到的波及程度不同。对于压铸行业,我觉得受到的冲击其实是蛮大的。但是,随着压铸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机器换人逐步扩大范围并得到落实,压铸行业的恢复和反弹速度,是非常快的。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压铸产业经历了20多年高速发展,在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期前,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调整。与此同时,2018年起,经过30年快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工业,突然停止增长,产销量开始下滑。汽车工业是压铸产业的最大用户行业,这对压铸产业也产生了直接影响。所以,压铸产业困难,不能全部归咎于疫情,疫情对实体经济、服务行业确实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真正意义的影响,是压铸产业所有的应用领域、应用行业的发展和变革。 疫情到来,大家惯用一个词,就是“危机”。我个人观点,当前情况,“机”大于“危”,机遇大于危机。为什么呢?中国压铸产业已进入一个发展的攻坚阶段,我们不仅要随着应用领域和行业,继续发展与变化,去适应它。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提升全行业、自身企业的规范性、创新性,促进企业内在的发展,包括管理理念、经营方式、推广方法等持续创新和变革。所以,这次疫情更多的是给我们广大的从业者一个警示,大家务必要重新思考,用更多的方式或方法,去实现自己的产品价值,去给自己的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满足行业的需求。而不是埋怨此次疫情的冲击。需要辨证起来分析问题。 我觉得很重要一点,无论是行业还是铸造企业,要从企业自身、行业理念、创新理念上,多做总结。也要从协同发展、平台共建、标准化入手,一起来参与和推动行业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行业和企业才会不断地进步。 《压铸周刊》:疫情之下,您如何看到国内压铸企业面临的危机和机遇? 刘鸿超先生: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的变革。压铸行业,不是一个新兴产业,它属于基础工业的中间行业。如今,压铸行业,我们看到的机会,是变革当中的机会,是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可以抓住和把握的机会,也可能是因为你有了先期准备从而把握的机会。打个比方,以汽车行业为例,我们看到的汽车行业总体趋势是在下滑的,但是我们再看其中的新能源汽车,这就是一个新机的机遇。有些人会问,新能源汽车,我有没有机会?我应该怎么做?但是,有多少企业真正去了解新能源汽车,去调研市场需求? 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应该多角度,包括从学会平台的角度,去给行业联通这些事情,研读我们的客户需求。那么,从行业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比较前瞻性的方向,比如国家提出的强基工程,包括军民融合发展,包括以5G基站为代表的“新基建”,等等。所有这些东西,大家要看到行业发展的机会。任何一种新技术,行业的升级或变迁,你需要充足的储备。如果你没有储备,你进入这个领域,从经营之道、发展理念去制胜,这些做法都会显得牵强。 另外,一些新兴、有发展潜质的领域,是能够融合各个行业的。因为它不是一时之间就出现的,它也是经过长期的储备和酝酿而呈现出来的,最后发展到各应用层面。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多地去融合,去交流学习。只要融合起来,把大家整合起来,那么效率才会提高。就从展会这个项目为例,我们开展这个项目,我把大家融合起来,要相互分享,要相互信任,大家携手合作。这样的话,我们中的每一份子都会快速地发展起来,这样我们整个平台才会做得更大。把这个平台推向行业前端,我们才会代表着中国制造走向国际。 为此,我衷心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从行业服务者的角色,去造福我们所有的平台,所有的实体,让我们大家能够联合起来,再从整个国家的范畴把它们连动起来,相互促进,让大家能实现良性的发展,这样行业才能发展的更好。
展会同期活动:2020中国国际压铸会议 《压铸周刊》:您认为就加入行业及企业如何在危机中突围?你是否可以给我们压铸企业的企业发展提几点建议? 刘鸿超先生:在此,我比较认同的一个观点,这个行业真正稀缺的是什么?不是先进的装备,也不是所谓的先进技术,是人才。最近,我们跟企业聊得最多的两个话题:一个是人才,一个是环保。环保是大势所趋,国家的政策法规。人才是企业核心,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如何更好的用好人才,人尽其才?这就涉及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做好人才的个人发展规划,做好的人才的培养……真正去打造强有力的团队,让每一位人才成为团队的一份子,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以展会这个项目为例,我认为,我在做的一件事,就是通过学会这个平台,把行业所有有价值的资源(包括人才、团队)聚集到一个平台上。项目发展需要所有合作伙伴,企业发展需要你的人才和团队,包括技术团队、管理团队、营销团队等。企业主如果能把团队培养好,让他们通过企业这个平台去努力和贡献,那么这家企业就是有希望的企业。 关于企业未来发展,我有三点建议。第一点是用好线上平台。5G时代已经来临,当今,互联网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如何通过网络更好地去销售和推广我们的产品?这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同时也是需要快速行动的。第二点是参与标准化工作。以学会这个平台为例,我们已经可以开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团体标准的制定。从行业、企业规范发展的角度来说,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常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第三是自主创新。通过技术、管理等方面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不过,我们也不要去闭门造车,不要盲目创新。比如,在智能自动化大潮下,压铸企业不要盲目去智能化。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自主创新,实现自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