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具与模具配件 中国模具工业现状 中国是模具制造和贸易大国,中国模具制造厂约有30,000 家,从业人员超过 100 万人。近10年来,中国模具行业一直以每年平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2018年中国模具行业的销售额达到2753亿元人民币,出口总销额超过60亿美金,约占世界模具出口量的四分之一,累计出口模具已超过达20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产能合作已显现出中国模具的竞争力,特别是已成为国际模具舞台的重要力量。 中国模具进、出口情况 自 2010 年起,我国模具行业对外贸易实现顺差,且顺差金额逐年增大,发展态势良好,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2018年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中国模具进出口总额超过82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超过9%,其中进口总额为21.39亿美元,比上年仅仅增长4.3%,占中国模具市场消费值还不到5%。进口模具货源地前五位:日本、韩国、德国、台湾、美国;进口模具目的地前五位:江苏、广东、上海、吉林、浙江。 中国模具出口总额超过60亿美元,同比上年增加超过10%,进出口最高为塑料橡胶模具,分别占进、出口总额超过44%和60%,其次冲压模具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41%和22%;压铸模具占比排在第三位,分别占比4.9%和2.2%。中国模具出口前十位国家排序依次是:美国、德国、香港、日本、墨西哥、印度、泰国、法国、西班牙。 2018 年中国模具对美国出口总额为8.8亿美元,如果美方一旦全面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势必会对中国模具出口美国形成巨大冲击。对于国内模具企业来说,应该要逐步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寻求产业升级,不能再走依赖价格优势的老路了。 全球模具市场情况-各国模具简况 从全球的主要模具制造四类国家和地区如下: 第一类:欧洲以德国、意大利为主以及法国、瑞士、瑞典、西班牙及美国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技术先进、国内市场对模具的需求大,具备开发各种高端模具的能力,符合各产业客户的高品质需求,整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第二类:包括葡萄牙、韩国、新加坡、土耳其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发展模式大致为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从事工业化生产,渐渐步入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模具工业技术水平已由初期低精密度向高精密度发展。 第三类:如中国、印度、泰国、巴西等。其从业人员众多,模具工业技术参差不齐,以民营企业为主,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特色,但民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偏低,在设计加工、效率、品质管控方面能力表现不足。不过也有个别国有模具企业水平较高、能力较强,具备比肩世界模具制造先进企业。 第四类: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转移,模具需求量较大,模具制造能力不足的国家,如墨西哥、南非、智利、越南、阿根廷等,由于地域、市场的需求,促使模具产业的发展。
汽车用大型铝镁合金压铸件,对压铸模具有更的高要求 中国模具产业链的现状 (1)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充分竞争的时代,成本压力已经影响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模具企业面临市场过度竞争,设备改造、技术更新的压力愈来愈大,企业选择适应自己发展的方式转型升级,寻找适合自己拥有独特的自我发展运营模式,在细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并取得稳定的细分市场份额,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已经是模具企业的共识。追求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成为细分市场的佼佼者是应对当前市场需求的生存必由之路,进而提升了我国模具整体制造能力。 (2)模具行业还没有形成总包分包的合理布局,模具企业的产品优势差异化没有形成,企业集中度差。构建以模具为中间结点的上下游产业有效快速协同、线上线下有效促进的模具产业生态圈的建设刻不容缓。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将为中国模具以及各制造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3)协同融合供应链管理和服务外包业务协作广泛开展,企业与客户逐步从产品购销关系向运营伙伴、价值伙伴关系过渡,模具制造商与模具下游客户一同提供最终产品的伙伴集成商。市场竞争逐步从企业个体竞争向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竞争转变。模具企业家可以专注于质量、成本和交货期。 (4)模具企业突出围绕模具质量保障、精细化制造、协同能力、运营质量等要素。以追求效能为目标,由适者生存到共享共建,由竞争到合作,由企业到平台,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也就是制造的能力体现在链的优势。 (5)数字化模具制造的转变:企业信息流、设计流、制造流、资金流、物流等要素效益质量纵横双向集成,在精细化、知识化、专业化、网络化方面下功夫实现增值效率;软件技术提升硬件装备的应用价值,也是实现增值效益。 (6)生产制造生态新模式正在形成。在新的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未来,模具产业的效能意识体现现在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在精细化、高效加工技术应用能力;高精设备的需求与设备利用率提升;信息化定制化客户管理等方面有效响应;软技术提升与改善加工设备的运用能力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 (7)有效利用资源、集成材料、工艺、装备的工程服务成为主旋律。欧州、美国、日本等优质模具企业人均产值超过200万元人民币。我国模具企业人均产值平均在40万元人民币左右,我国最优秀的模具企业人均产值也很少超过100万人民币,差距比较大,这是我们追求的效能目标。
镁合金大型汽车结构件,对压铸模具提出新挑战 中国模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向 (1)推进模具数据库建设、标准化拆分模具零件、标准化制造流程(设计、排产、加工、装配、质检)、标准化管理(运营、采购、客户服务、员工考核),不断完善有利于质量发展的企业制度性建设,标准是效率与品质的保证。企业标准应该追求高于国标、行标的市场导向的高标准,更是开拓市场的重要砝码,推动技术进步与产品优化最终得到回报的重要手段。 (2)推进利用数字化、互联网、线上线下模具产业链的协同要素聚合生态圈建设,建立以国际订单推导的中国模具国际贸易平台及营销售后服务基地,形成公正、公平、有序的模具贸易环境,推动模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3)推进智能化模具产品的研发,具有搭载传感器控制成型温度、压力、时间节拍、自动润滑、维护保养提醒等控制的智能化模具,形成模具使用大数据,为下游冲压成型、注塑成型、压铸成型提供工艺功能保障,提高模具生产的效率及合格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4)推进模具的智能设计及智能制造,通过对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建立模具标准库、设计库,凝练设计要素、比对、算法,通过智能设计手段,加快模具设计的准确性、缩短设计周期等;通过单台设备的智能加工软件模块系统,机床加工可利用时间优先、加工表面质量优先或轮廓绝对精度优先等不同方案,修改控制装置和控制参数;在线测量在线补偿控制,冷却系统调整,同时实现防撞的智能功能,以减少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的时间,从而缩短开发周期形成竞争优势。 (5)推进国产高端工模具钢应用示范平台的建设,研究工模具钢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和国内高性能工模具用钢的实际水平及发展方向,建立高端国产工模具钢的团体标准,提高国产工模具钢的质量和稳定性。不少制造精度要求高、使用寿命长的出口模具均需选择进口钢材,由于进口钢材价格较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的最终价格和竞争力,高端工模具钢替代进口当务之急。 (6)推进模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模具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平台,发展大型、复杂、精密模具及相关模具配套产品,同时加快模具行业龙头企业的培养速度,建立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模具品牌,提高我国模具产业的知名度,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做大做强我国的模具制造业。
压铸模具制造车间 结语 低端的制造业不能支撑未来,中国模具应该在设计与研发上多下功夫,这才是今后产业发展的重要出路,不断提升中的中国模具产业需要在管理方面应该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我国模具产业种种不合理的的管理因素,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并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培养管理人才,逐步根除我国模具产业中的管理弊病,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模具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张小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