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铸造工艺

压铸件缩孔的解决方法

刘遵建 发表于2023/12/14 9:02:40 压铸件缩孔分析研究

原标题:苏州优尼昂&上海三菱:压铸件缩孔的解决方法

压铸件在凝固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 形成缩孔、缩松;因铸件内部收缩, 铸件表面上会出现缩凹缺陷 (见图1) 。对于压铸件来说, 特别是厚大的压铸件, 缩孔、缩松是普遍问题。本课题从如何对合金液的收缩进行补缩, 如何阻碍合金液形成集中缩孔以及如何防止产生气体、包卷气体, 如何排气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以消除或减少缩孔、缩凹缺陷, 从而提高压铸件的良品率。

图文结果

图1 缩孔缺陷图

1、铸件结构改进

铸件的壁厚越厚或热节越大,体积的收缩量越大,就越难以把气体排出,因此容易形成大的缩孔。这就要求尽量消除或减小铸件的热节,把铸件热节部位尖角改为圆角;铸件的壁厚要均匀,在铸件壁厚相差较大的连接处,要逐步平缓过渡;如果铸件设计不可避免热节、凸耳、凸台等,则可采用空心结构、筋条结构等来消除热节和减轻铸件质量。

铸件上较大的热节部位、宽大的平面部位容易产生涡流,因而容易包卷气体;金属液难以充填到模具深腔,铸件的盲孔、死角部位难以排气、容易包卷气体,易出现缩孔、缩凹缺陷。设计该类铸件时,就要考虑设置内浇口和溢流排气口的位置。

2、压铸模结构改进

如果内浇口截面积过小,会导致金属液充填速度过快而产生喷射,促使金属液包卷大量的气体。因此要适当加大内浇口的截面积,防止内浇口的金属液过早凝固,从而堵塞增压补缩通道。要增强内浇口补缩能力和延长补缩时间。如果内浇口的位置距离出现缩孔、缩凹的热节位置比较远,需适当改变合金液导入内浇口的位置、内浇口的数量和内浇口进入型腔的方向,以便合金液在型腔内有序充填、压力有效传递、型腔气体有效排除,达到对热节进行有效补缩的目的。合理设计内浇口与型腔连接的结构形式,达到理想的内浇口导流方向。要使合金液首先充填深腔、薄壁、需要较多合金液的位置、大平面的中间位置、铸件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位置、以及难以成形的位置等,使金属液在型腔内有序充填,防止金属液产生涡流和卷气。消除或减轻金属液对型壁的正面冲击,可以降低冲击部位的模具温度。注意改变内浇口的流向或位置时,要防止金属液过早凝固以致堵住分型面或排气道。

3、压铸工艺和合金熔炼改进

提高压铸机的压射充填压力和增压补缩压力,加大增压阀的开度(缩短增压的升压时间),这样可以及时进行增压补缩,可以增加合金液的流动补缩能力,提高铸件组织的致密度。可以通过降低低速、高速的压射速度,推迟高速的开始位置来减少金属液包卷气体的含量。还可以采用很高的高速速度,使内浇口速度达到60~120m/s,让金属液呈雾状喷射充填型腔,这样虽然增加了铸件中气体的总含量,但不会包卷较大的气泡,能明显减小缩孔和缩凹尺寸,达到孔穴尺寸不超标的目的。试验得知,充填速度低会出现大气孔,但数量少,总量也少;充填速度高,出现气孔的数量多,总量也多,但尺寸小。压铸合金熔化或浇注温度越高,引起合金内部吸气越多,铸件结晶的晶粒越大,合金液凝固后的收缩率越大。在合金液的熔化和保温过程中需控制合金液的温度不要过热,并要使合金液处于高温的时间不要过长。如果合金液需要超过2h的停产保温,ADC12铝合金的保温温度要降至620~630℃。在保证铸件不产生冷隔、浇不足的前提下,要尽量降低合金液的浇注温度,这样可以减少合金液的收缩量和含气量。

4、压铸操作改进

压铸的余料料饼厚度过薄,会影响增压压力的传递,使压射最终的增压起不到有效的补缩作用,所以要采用定量浇注,确保压铸的料饼厚度。给型腔喷涂脱模剂的量过多,涂料发气量大,涂料浓度高,涂料的水分在浇注前未蒸发干净,都会促使产生大量气体卷入金属液。如果气体被压缩在型腔表面与金属液界面之间,在铸件皮下出现大的气孔,在铸件表面就会出现缩凹。受到涂料的氧化、污染的气缩孔,空穴的内壁表面多呈暗灰色。这就要求涂料的浓度低、用量少、喷涂均匀;喷涂料后要用压缩空气把型腔表面的水分吹干,让水分挥发干净后再合模;提高模具温度,使涂料水分能够快速地蒸发掉;必要时,还可以改用发气量小的涂料。

5、强制补缩法

强制补缩是使用外力推动液态、半固态及固态的金属移动进行补缩。外力实现铸件的强制补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局部挤压,另一种是锻压补缩。采用先压铸充型,后挤压补缩或模锻补缩的工艺,是解决铸件缩孔、缩松缺陷的有效途径。在压铸工艺的基础上,增设强制的局部挤压补缩,是能够与压铸工艺特点相适应的,能很好地解决压铸件局部的缩孔、缩松问题。

结论

缩孔、缩松缺陷,主要是由于合金液结晶时的体积收缩,合金液中包卷的气体,和合金液溶解的氢原子析出后的气体形成的。主要的措施是要设计出没有热节的、易于充填的铸件;设法加快合金的收缩,降低热节部位的模具温度;精炼合金液,减少合金液充填型腔时包卷气体的机会等。总之,要从各个方面全面控制,才能真正防止缩孔、缩松缺陷的产生。

本文作者:
刘遵建
苏州优尼昂精密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刘姝迪
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技术部
本文来源:《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

评论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   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还可以再输入500
  
回页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