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Zn含量及时效工艺调控,让铸造铝硅合金更强更硬! 导读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团队通过优化Zn含量及时效工艺,显著提升Al-Si-Zn-Cu-Mg合金的强度与硬度,在3% Zn+170℃×4h时效条件下,合金抗拉强度达376 MPa、硬度144 HB,为高强韧铸造铝合金的开发与国产化替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铸造Al-Si合金因其优良的铸造性能和耐磨性,被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通过添加Cu、Mg、Zn等元素并配合热处理,可大幅提升其力学性能。近年来,为替代成本高昂的含Ni欧标合金AC-AlSi12CuNiMg,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Al-Si-Zn-Cu-Mg合金成为研究热点。 时效处理是提升合金性能的关键步骤,其温度与时间直接影响析出相类型、尺寸和分布,进而决定合金强度、硬度及残余应力水平。本文系统研究不同Zn含量及时效工艺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实际生产提供优化工艺窗口。 【内容来源】 该研究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何建刚、郭睿、曾大新、李峰光、史秋月合作完成,论文《时效处理对Al-Si-Zn-Cu-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发表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5年第45卷第6期。研究聚焦于不同Zn含量合金在多种时效条件下的组织响应与性能变化。 【研究亮点】 本研究明确了Zn对Al-Si-Zn-Cu-Mg合金时效硬化行为的促进作用,优选出的3% Zn配合170℃×4h时效工艺使合金抗拉强度达376 MPa,硬度144 HB,残余应力较低,综合性能优于部分含Ni合金。 【研究方法】 研究选用不同Zn含量(0–4 wt%)的Al-12.5Si-2Cu-1Mg合金,经510℃×8h固溶处理后水淬,再在160℃、170℃、180℃下进行不同时间时效。采用金相显微镜、SEM、XRD分析组织,测量硬度、拉伸性能及残余应力,系统评价Zn含量及时效参数的影响。
图1 热处理工艺试验和残余应力试样示意图
图2 残余应力测试原理
图3 热处理态Al-12.5Si-xZn-2Cu-1Mg合金金相组织和共晶Si相平均形状因子 【内容解读】 详细分析了Al-Si-Zn-Cu-Mg合金在不同Zn含量下的时效处理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Zn含量的增加,合金组织中的共晶Si相形状因子增大,表明Zn元素对Si相的细化作用,促进了Si相的球化。通过SEM形貌和EDS分析,发现Zn含量大于2%时,合金中析出富Zn相,且随着Zn含量的增加,富Zn相分布更均匀。热处理后,Mg、Cu元素富集区转变为圆块状,表明Q-Al5Mg8Si6Cu2相发生了部分溶解。
图4 Al-12.5Si-xZn-2Cu-1Mg合金热处理后SEM形貌
力学性能分析显示,时效温度为160℃时,合金硬度随Zn含量增加而提高,且Zn含量为3%时峰值硬度最高。时效温度对合金硬化速率影响更大,最优时效工艺为时效温度170℃、时效时间4小时。热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显著提升,伸长率随Zn含量增加而降低。
图5 不同Zn含量和不同时效温度下Al-12.5Si-xZn-2Cu-1Mg合金硬度随时效时间变化规律
图6 Al-12.5Si-xZn-2Cu-1Mg合金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 残余应力分析表明,时效处理过程中残余应力降低有限,不超过30%。断口形貌分析显示,添加Zn后合金断口以小解理平面和韧窝为主,提高了力学性能。
图7 时效时间对Al-12.5Si-3Zn-2Cu-1Mg和EN AC-AlSi12CuNiMg合金残余应力的影响
图8 时效温度对Al-12.5Si-3Zn-2Cu-1Mg残余应力影响
图9 Al-12.5Si-xZn-2Cu-1Mg合金热处理后断口形貌 【主要结论】 Zn添加促进Si相球化及元素均匀化,加速时效析出,缩短峰时效时间。3% Zn合金经510℃×8h固溶+170℃×4h时效后,综合性能最佳,抗拉强度376 MPa,硬度144 HB。时效处理可小幅降低残余应力(≤30%),Zn含量提升有利于强度硬度,但略微牺牲塑性。 本文转载自:《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