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3日至14日,由先进特殊钢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与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上大鑫仑材料科技(上海/广东)有限公司和上海始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中国工模具会议”在上海嘉定喜来登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以 “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工模具技术革命与产业协同” 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模具钢制造、模具设计、汽车压铸等全产业链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模具材料产业链的前沿技术问题,并分享了相关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案例。大会融入了来自Tooling2025国际会议的前沿洞察,为国内行业注入了国际化视野与创新动能,现场交流热烈,成果丰硕。 在大会正式开幕前,会议于11月12日下午成功召开了学术委员会内部会议暨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钢标准启动会。此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席、上海大学吴晓春教授主持,核心专家团队齐聚一堂,审议《模具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第2部分:高压压铸模》的制定工作。为后续两天的正式会议奠定了严谨、专业的基调,彰显了会议推动行业标准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核心使命。
会议由宁波中铸科技有限公司刘志国(国哥) 主持。刘志国先生自2010年进入压铸行业创业并创办中铸科技平台至今,深耕行业十余载,每年实地采访压铸行业企业超100家,累计走访超过2000家,以其对行业生态的深刻洞察和广泛链接,被誉为 “压铸行业活地图” ;他曾主持近200场行业活动,经验丰富,以其专业、亲和的主持风格深受业界同仁认可。在他的引领下,会议迅速进入高效、专业的交流氛围。
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晓春
大会报告紧密围绕行业战略与标准化建设、模具材料技术与质量控制、前沿制造工艺与技术创新、大型一体化压铸等行业热点,内容前沿且务实。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秦珂女士,就“‘十五五’开篇之际话中国模具成形产业链 凝心聚力 迎接未来”作报告。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万里先生,就“国产热作模具钢在铝压铸中的应用及其高质量发展路径思考”作报告。
上海大学特钢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忠鸣先生,就“内吸热法铸造钢锭技术开发”作报告。
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万杰先生,就“增材制造热作模具钢与压铸模具随形控温镶件的增材制造”作报告。
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张洪奎先生,就“压铸模具钢国产化实践”作报告。
上大鑫仑材料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总监黄伟先生,就“高端工模具钢团体标准解读,宣贯”作报告。
上大鑫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西娟女士,就“上大鑫仑-团体标准执行情况汇报”作报告。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才丽娟女士,就“热作模具用钢的质量控制”作报告。
上大鑫仑材料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计杰先生,就“Tooling2025国际工模具会议分享”作报告。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整车工程材料专家刘华初先生,就“材料、模具与工艺的协同:一体式超级铸件的开发与应用趋势”作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孟宝教授,就“特种能场辅助微细成形技术:工艺与模具”作报告。
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院长王建锋先生,就“无碳化物型高导热模具钢和H13钢的热疲劳寿命对比”作报告。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徐伟力先生,就“宝钢热冲压研发最新进展”作报告。
深圳市凯默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涛先生,就“模具厂分析模具开裂案例分享”作报告。
东莞佳盛德精密锻造有限公司技术副总黄永生先生,就“高致密、高性能构件液态模锻成形工艺”作报告。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牛超先生,就“‘面向新能源的超高强钢成形及轻量化技术解决方案”作报告。
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系主任王伟先生,就“汽车覆盖件模具激光淬火工艺优化及模具寿命预测”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进钢铁材料研究部助理研究员赵志坡先生,就“铸锻高碳合金钢中一次碳化物的消除技术”作报告。
上海大学吴晓春教授,就“国产热作模具钢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作报告。 会议期间举行了《共建·共推·共赢》-共创国产高品质模具钢新生态签约仪式,上大鑫仑(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宝武特冶(马鞍山)高金科技有限公司、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携手、江苏宏晟模具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高品质锻制模具钢》团体标准为基石,共建统一的质量标尺,共推国产高品质模具钢的市场化应用,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共赢,共创国产高品质模具钢新生态,开启了国产高品质模具钢的新篇章。
本次会议凭借其广泛的参与度和高度的专业性,为工模具行业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技术创新、标准共建与产业协同。从会前的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钢标准启动,到会中的深度研讨与战略签约,清晰地勾勒出行业迈向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主办方谨向所有参会嘉宾、报告专家及与会代表致以最诚挚的感谢,正是大家的热情参与和真知灼见,共同铸就了本次会议的丰硕成果。同时,我们衷心感谢以下单位对本次会议的大力赞助与支持:江苏宏晟模具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特别赞助)、宁波鑫驰众模具有限公司、沈阳佳誉真空科技有限公司、伊莱特(济宁)高端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长兴精工电炉有限公司、河北久测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微加测试仪器有限公司。 盛会落幕,征程再启。我们期待与各位同仁在2028年中国工模具会议再次相聚,共同见证并推动中国工模具行业的新发展、新跨越!
本文转载自:上大鑫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