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铸造工艺

热挤压工艺提升生物镁合金的综合性能

杨小涵 发表于2025/10/28 16:31:14 镁合金温热处理热挤压工艺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高性能生物镁合金的突破,热挤压工艺如何提升ZM30-1Gd-1Nd合金的综合性能?

导读

镁合金因其轻质、高比强度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热门材料。然而,传统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不足,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近期,一项研究通过创新的热挤压工艺,显著提升了ZM30-1Gd-1Nd镁合金的性能,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一研究的背景、方法、亮点及重要发现。

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材料”,其密度小、比强度高,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并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因此在骨科植入物等领域备受关注。然而,传统铸态镁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不足,无法满足植入材料的力学需求,同时其腐蚀速率过快,容易导致植入体提前失效,成为临床应用的瓶颈。

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合金化、热处理和表面改性等。其中,稀土元素(如Gd、Nd)的添加被证明能够显著细化晶粒并改善耐蚀性。例如,Nd元素能抑制微电偶腐蚀,而Gd则能稳定腐蚀产物,阻挡有害离子的渗透。此外,热挤压工艺通过动态再结晶和晶粒细化,进一步提升了镁合金的综合性能。

本研究以ZM30-1Gd-1Nd镁合金为对象,通过模铸、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和热挤压工艺,探索了组织演变对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的影响,为开发高性能生物镁合金提供了重要参考。

【内容来源】

这项研究由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杨小涵、曹志强团队与北华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杨淼团队合作完成,题为《热挤压对ZM30-1Gd-1Nd镁合金组织性能演变行为影响》,发表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5年第5期。研究通过模铸+半固态等温热处理+热挤压工艺制备了四种合金,分析了其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腐蚀行为,发现挤压比为64:1的试样综合性能最优,抗拉强度达272 MPa,腐蚀速率低至1.21 mm/a。

【研究亮点】

工艺创新:结合半固态等温热处理与高挤压比热挤压,显著细化晶粒并改善第二相分布。

性能突破:挤压比为64:1的合金抗拉强度达272 MPa,腐蚀速率仅为1.21 mm/a,优于传统镁合金。

机制解析:揭示了细晶强化是提升强度的主要因素,同时晶粒细化有助于形成致密腐蚀产物膜,增强耐蚀性。

应用潜力:为生物可降解植入材料(如骨科螺钉、心血管支架)的开发提供了新方向。

【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采用模铸法制备ZM30-1Gd-1Nd镁合金铸锭,随后进行半固态等温热处理(440℃保温12小时)和热挤压加工(挤压比25:1和64:1)。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探针(EPMA)分析微观组织,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力学性能及腐蚀速率。

图1 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文内容】

详细分析了热挤压对ZM30-1Gd-1Nd镁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XRD标定结果表明,合金主要由α-Mg相、Mg7Zn3相和W-Mg3RE2Zn3相组成,热处理和挤压比未改变合金的物相组成。OM组织观察显示,热挤压后晶粒细化,再结晶发生,晶粒尺寸和第二相体积分数显著降低。SEM组织形貌及元素分布图揭示基体中的第二相由Zn、Gd、Nd元素组成,Mn元素弥散分布。力学性能测试显示,IHTE64合金具有最高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热挤压后合金晶粒细化,强度及塑性提升。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IHTE64合金在Hank's溶液中具有最低的腐蚀速率和最强的耐蚀性,高的热挤压比提高了材料的耐蚀性。

图2 ZM30-1Gd-1Nd合金X射线衍射花样

图3 ZM30-1Gd-1Nd 合金OM组织

图4 ZM30-1Gd-1Nd 合金平均晶粒尺寸及第二相体积分数统计图

图5 ZM30-1Gd-1Nd合金MC组织SEM图片及元素分布图

图6 ZM30-1Gd-1Nd合金IHT组织SEM图片及元素分布图

图7 ZM30-1Gd-1Nd合金IHTE25组织SEM图片及元素分布图

图8 ZM30-1Gd-1Nd合金IHTE64组织SEM图片及元素分布图

图9 ZM30-1Gd-1Nd合金的力学性能

图10 ZM30-1Gd-1Nd试样拉伸断口SEM图

图11 ZM30-1Gd-1Nd合金在Hank's溶液中电化学性能测试

ZM30-1Gd-1Nd镁合金的组织性能受晶粒尺寸、析出相种类、数量、尺寸及分布的影响,不同制备工艺会导致组织与性能的变化。等温热处理后,MC试样树枝晶减少,晶粒略有长大,共晶相体积分数降低,层片状共晶组织分解成球状颗粒,W相难以完全回溶。热挤压过程中,晶粒细化,动态再结晶与回复发生,挤压比增大时再结晶晶粒尺寸减小,动态析出相体积分数增加。ZM30镁合金的强化机制包括位错强化、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和Orowan-Ashby强化,其中细晶强化占主导,位错强化、固溶强化和Orowan-Ashby强化贡献较小。等温热处理和热挤压后试样耐蚀性增强,与第二相化学性质有关,细小弥散分布的第二相颗粒有利于形成连续腐蚀产物膜,减弱微电偶腐蚀作用,提高耐腐蚀性能。晶粒尺寸减小导致腐蚀速率降低,晶界密度越大,腐蚀膜层越容易形成,晶界对镁合金基体起腐蚀屏障作用越大,小晶粒组织腐蚀速率减慢。

【主要结论】

热挤压工艺使ZM30-1Gd-1Nd合金晶粒细化至8.13 μm,第二相破碎并均匀分布。挤压比为64:1的合金综合性能最佳,抗拉强度达272 MPa,腐蚀速率低至1.21 mm/a。细晶强化是力学性能提升的主因,而晶粒细化同时改善了耐蚀性。

【引用格式】

热挤压对ZM30-1Gd-1Nd镁合金组织性能演变行为影响[J].

作者:杨小涵, 杨淼, 郭恩宇, 等.

本文转载自:《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回页顶部